
当地时间4月3日,缅甸国家管理委员会新闻信息组公布最新数据,3月28日的强烈地震已造成3085人死亡、4715人受伤,另有341人失踪。
中国救援队持续搜救 120小时后仍有幸存者获救
地震发生后,中国救援队迅速抵达灾区,在受灾严重的曼德勒市展开大规模搜救行动。截至4月3日8时,已成功救出9名幸存者。
4月2日,中国救援队、中国国际救援队、中国香港救援队、深圳公益救援队等多方力量联合行动,对曼德勒市消防局提供的可能被困点逐一排查。当天累计派出9批次71人,搜查20余栋建筑,覆盖1万平方米。
为提高救援效率,中国救援队主导制作“救援一张图”,整合各支队伍的搜救坐标,加强信息共享。此外,针对灾区40℃高温、蚊虫滋生等问题,队伍还开展了防疫消杀工作,并对队员健康状况进行监测。

灾民安置艰难 供水中断迫使民众依靠江水
灾后,曼德勒市的河滨大道被临时安置点占据,灾民们用篷布、床单等简陋材料搭建住所。一些人甚至只能席地而坐。清洁供水系统遭破坏后,居民不得不在伊洛瓦底江取水沐浴、洗衣,基本生活面临严峻挑战。
仰光河水位异常上涨 引发关注
与此同时,仰光河的水位在旱季连续5天异常攀升,达到往年雨季的汛期水平,引发广泛关注。当地居民表示,尽管潮汐变化属自然现象,但如此异常的涨水情况极为罕见。
地震救灾指挥部表示,水位异常为救援工作增添了不确定性,各方救援力量已进入24小时待命状态。
未来挑战:雨季、台风等极端天气或加剧灾情
缅甸即将在4月底至5月初进入长达半年的雨季。近年来,受气候变化影响,台风、热带风暴等极端天气愈发频繁,未来灾后重建可能面临飓风、洪涝、山体滑坡等多重挑战。
此外,地震导致大量基础设施受损,各级政府机构运行受阻,使得设施抢修、防疫清理、灾民安置等工作面临巨大考验。